孙氏名人-教育家孙冶让

孙诒让(1848~1908年),字仲容,号籀膏(颐),浙江瑞安人,清末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教育家和考据学大师,是"启后承前一巨儒"。他又是近代新教育的开创者之一,其治学严谨,论断精当,极受学界所推重。其为学不偏不觉,务求其实,务求其真,既广存旧说,又匡谬纠失;既充分尊重他人之善,又确审证据之来源。尤其是他对《周礼》的训释成果远在汉唐注疏之上,其中许多问题都得到比较合乎惰理的解决。孙冶让还是系统研究甲骨文的第一人。

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号籀膏(颐),,浙江温州瑞安人。1848年9月29日出生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父孙衣言,是清道光三十年进士,官至安庆知府、江宁布政使、太仆寺卿,一生嗜书成癖,尽量罗购,并建成玉海楼以藏之。 孙冶让从小受家庭熏陶和父亲的指点,加上自己勤奋好学,十三岁时就草成《广韵姓氏刊误》,十八岁又著《白虎通校补补学业日益精进。 1867年,年及弱冠的孙冶让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其才能得到主考官张之洞的赏识,遂取为举人。此后,孙冶让八次赴礼部应试,皆未中试。

孙诒让是晚清朴学大师,著作有三十多种。章太炎赞誉他为"三百年绝等双"、"一代大宗"。郭沫若说他是"启后承前一巨儒"。他又是近代新教育的开创者之一,在理论和实践上成就卓著,是清末著名的教育家。在经学、诸子学、文字学、考据学、校勘学、以及地方献的整理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

作为教育家,从1896年他创始办学,到1908年逝世的十年间,总共创办三百多所学校。

在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后,旧有的教育体制被打破,新的教育体制尚未形成,此时的教育界成为思想自由的空间。以前从未涉足教育界的孙治让便抓住时代赐予的良机,毅然走上了教育救国的道路,并且撑起了浙南教育的一片蓝天。从1896年他创始办学到1908年逝世的十年间,总共创办三百多所学校。他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西国教员多为师范出身,故胸有成竹",于是又开始创办初级师范学校,并筹建师范教育研究会,对师范教育作进一步的探索。从1906-1908年,他先后创办了三百多所师范学校,成为当时教育界的一大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文字、图片)收集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