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孙氏六修统谱已经启动
据1995年的《沛县志》记载,1990年统计,全县孙姓有5063户,22941人,占全县各姓总人数的第8位。1982年编撰的《沛县地名录》记载,在沛县范围内,仅以孙姓冠名的村庄就有20个,如孙井、孙洼、孙庄、孙桥、孙楼、孙庙、孙孟庄、孙大庄、孙新庄、孙范庄、孙双楼、孙圩子、孙瓦屋、孙路口等,其中仅孙庄就有6个。这就是说,孙姓人口遍布沛县各地。
沛县孙姓这么多的人口,来自哪里呢?又是如何繁衍生息的呢?《沛县志》上说:“县内孙氏为孙仲后裔,祖居山西省洪洞县。明洪武三年(1370)迁沛之西北孙井村。”就是说,遍布沛县域内的孙姓人口基本上都是从孙井村分迁繁衍的。沛县孙氏的始祖在孙井定居后,由于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十分恶劣,后人们为了求生存而不断向四面八方搬迁,有的迁到山东,有的迁到安徽,有的迁到河南,有的甚至迁到更遥远的地方。到始祖12代孙,弟兄5人,分别居住在孙井、孙河、孙大庄、孙桥、孙庄,基本定居下来,才形成现在沛县孙氏南北支谱系的基本格局。然而,自明洪武以来的600多年中,虽然经常有编撰家谱的愿望,甚至有编撰全县统一的孙氏家谱的呼声,也有不少热心的孙氏族人奔走操持,但由于条件的不足,至今只是编修了几部分支的家谱,而全县统一的家谱还远远没有形成。
那么,沛县孙氏家谱的基本概况和编撰的过程是怎样的呢?笔者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大致叙述如下。
孙氏族谱的第一次撰修。
沛县孙氏撰修家谱的历史,根据现有的材料,最早能考证到始祖的第17世孙时代。1991年1月30日农历腊月15日,在耿孟庄村五保户孙建银的老房子里发现了部分老谱的抄件,这是孙建银的先人、一位被称为“文彩公”的于咸丰年间亲笔从一部家谱上摘抄的沛县孙氏长房的谱系。这个抄件虽不能看到原谱的全貌,但上面却还抄有孙起柱、孙起轩两人作的序文,而这二人正是始祖的家住孙井的17世孙。这说明以孙井为中心的北支至少在咸丰年之前就已经修撰了族谱。“文彩公”对他的抄件还作了一个说明,说“咸丰四年盘乐集黄河北岸开决正冲我沛”,他“逃居萧邑以教读为生”,这时有一位被称作“端公”的同族人携着一部族谱过访,他就乘机抄下了长房的部分。可惜的是,之后回到老家再也没有见到“端公”回来,而且再也没有见到“老谱”。至于这部老谱是印制本还是手写本,是只有那一部还是有多部,均不得而知了。这部老谱虽然遗失了,但孙姓北支人把这部族谱的撰修称作“创修”。
沛县东南部以孙大庄、孙桥为中心的两支孙氏始修家谱是在“民国十二年”,即1923年。这一部家谱名为“彭城孙氏族谱”,共有7卷,外加一部“补遗”,现在至少还有一套保存完好,能够见到它的全貌,卷首有“江宁优贡生教职用兼袭云骑尉邓熙之”作的序。沛县孙氏南支人把它称作“始修”,一是因为这是南支第一部至今能够见到的印制精良的族谱,二是在1962年三修时为便于全县统一表述而姑且称之的。其实,这部族谱的多篇序言都提到,前人曾经修撰过族谱,只是“旧有谱牒屡遭黄流漂没,兵燹焚毁”,“家乘因以失存”。所以,一切再从头开始,说它是“创修”、“始修”或“一修”都是有道理的。从几篇序言中还可以看到,这部族谱的撰修经历了族内热心人长时间的准备,确实不容易。其中一篇写道:“父年已七旬,有先祖手泽书世谱一册……命不肖再续。”这是一家三代人在悄悄地做着修谱的工作;另一篇写道:早在二十多年前,“我伯父……商诸族人,倡修谱牒,惜录稿未成,病染消渴,赍志以没,事遂中止”。可见,这部族谱的修撰,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很多的心血。可惜的是,在这部家谱中,没有找到与北支联系的痕迹,更不要说与北部遗失的家谱的关系了。但在北支后来的记载中,北支的二修却与南支的一修有着某种联系。
孙氏族谱的第二次撰修
沛县孙氏族谱的第二次撰修,起始于清朝光绪元年,这也有当时手写的几篇序言可作证据。这几篇序言分别为雨田、书田和知信所写,其中知信一开篇就写道:“自大清光绪皇上元年之时,有德元、德明、志端、雨田、书田会同修谱之事,言曰分五大支:鱼、沛、铜、丰、济。”时间和人物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从族谱上查对这几位参与的人物可知,这次“会同”,南支和北支的代表都有,几乎涉及沛县全境。从所说的“五大支”来看,准备联络的范围已经超出沛县地区,可见策划者的勃勃雄心。但由于种种原因,结果“只将追忆先人名讳立于谱端,形成初稿”,未能完善。直至民国九年(1920),修谱工作再次启动,有不少于10个村庄的代表几十人齐聚在孙井村东大院客厅共商修谱事宜,还是因为困难较多,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只能约定各片自行创修。而后来的事实是,除孙大庄、孙桥两支共同完成了上文说到的《彭城孙氏族谱》外,其他各支都没有完成。对北支而言,这段漫长的并没有成功的修谱过程,也称作“二修”。
按照族人的约定,孙氏族谱应该每20年续修一次,“民国三十六年”(1947),以孙大庄、孙桥为中心的南支开始了“二修”。由于有了一修的经验和基础,再加上大家的一致努力,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谱稿,但正要拿去徐州付印时,一位重要的主持人因积劳成疾突然去世,这对大家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所以,刊印之事也就拖延下来了,但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一拖就是十几年。
孙氏族谱的第三次续修。
1962年,对沛县孙氏的修谱活动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年份。虽然政治和经济环境对修谱都很不利,但社会稳定了十几年,人们之间的信息联系日渐发达,孙氏族人修谱的呼声日益高涨,从而促成了这次修谱的成功。
这次修谱有几个特点:
1,沛县孙氏南北支意见高度统一,进一步明确始祖的来历:“于明洪武年间,由晋省洪洞县迁来,叔伯兄弟十八人……同来彭北者乃兄弟四人,明南公居孙大庄,孙南公居孙瓦屋,明北公居孙桥,孙北公居孙井,此苏省孙氏开宗之始。”
2,南北支同时发动,南二支设局耿庄村,北二支设局孙范庄村。虽然全县没有合并为一部族谱,但由孙克荣写了各支谱公用的《孙氏南北四支联谱序》,介绍了这次修谱的主要情况。
3,南北各支公议出排行用字20个,列入各支新谱之首。从1962年至今50多年中,南北各支新出生的人大多数确实是按照这个排行用字起名的。
4,由于这次的谱稿都经过了几十年的准备,大家把以前的底稿请出来,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修改,编写起来比较顺利,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
5,由于全县各支意见的空前统一,这次修谱被大家一致称作“三修”。
孙氏族谱的第四次续修。
1990年,时间又越过了近30年,世易时移,沧桑巨变,社会的政治气氛和经济能力为沛县孙氏的第四次修谱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于是南北支主持人来回奔走,多方联络,确定了统一指导思想、各自续修的方针。
正值南支谱稿就要完成之际,出现了一件对沛县孙氏续谱有着重大而深远影响的事情,这就是前文已经说到的在耿孟庄村发现了部分老谱的手抄件。这个手抄件虽然不能反映老谱的全貌,但其中隐含的信息却澄清了沛县孙氏始祖这样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长久以来,由于资料的匮乏,对于始祖的认定,只能靠老辈人的传说,有了这个手抄件,问题就清楚了。原来,沛县孙氏始祖弟兄5人,从山西平遥县迁出时,老大居贤公来到沛县西北35里的孙井安家,老二居圣公迁往山东欢上,老三居正公迁往山东鱼台,老四居中公迁往汴梁,老五居考公仍在山西老家没有迁出。这样,老大居贤公就是沛县孙氏的始祖。由于兵荒马乱、水灾频仍,居贤公的后人大多又迁居外地,直至11世的继怀公,他的5个儿子分居沛县各地,老大宪鸿居住孙井、老二宪鲁居住孙河、老三宪曾居住孙大庄、老四宪贡居住孙桥、老五宪闵居住孙庄,这就是沛县孙氏各支系的由来和基本脉络,这和原来所认识的格局基本相同,这就更加深了沛县地区孙氏同属一脉的认识,更加深了孙氏族人的密切关系。于是沛县境内境外近20个村庄的代表近50人齐聚南支的韩庄村,认真查证,确认了老谱的世系,对排行用字在上一次确定的20字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0字。南支随即也将老谱手抄件的内容编进了将要付印的谱稿中。
但是,如何做到老谱与各支新谱的无缝对接,就成了各支颇费思量的问题。像孙大庄、孙桥两支,之前的家谱都是把始祖称作明南公和明北公的,显然都是虚名,现在根据手抄件应该改为宪曾公和宪贡公,而且这两位也不是洪武年间从山西迁来的始祖,也只能算是本支系的始祖。要说整个沛县孙氏从山西迁来的始祖,就还要上数11代,居贤公才是始迁祖。经过大家反复考证、反复推断,认为这是有根有据、合情合理的,于是这个世系被确定了下来。当然,个别支系也出现了一些不同声音,一是对手抄本的质疑,二是改变长期形成的认识一时难以接受,三是个别支系应该列在哪位先人的系下产生了不同意见,这些不同声音对修谱产生了一些影响,但从总体上说,大局基本上还是稳定统一的。
孙氏族谱的第五次续修。
耿孟庄老谱的发现,大大加深了沛县孙氏族人之间的亲情,也促进了孙氏族谱的续修,所以还不到20年的期限,大家就开始着手第五修的工作。特别是一些族人不辞劳苦,积极主动赴外地继续进一步寻根探祖、寻亲睦族。除到周边的丰县、铜山、萧县、鱼台、微山县之外,还到安徽、河南、山东的郓城、鄄城、东平等地,更有山西的始祖迁出地平遥县(即平远县)。这本来是一件大好事,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人们的眼界开阔了,面临的问题也增多了,因而一些不同认识、不同观点也产生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远始祖和堂号问题。
2000年前后,沛县寻亲团到了山东鄄城孙老家,发现这里的孙氏宗亲活动搞得很热烈,他们借助孙武、孙膑、孙权等历史名人,使活动几乎影响到全国各地。于是有人提议把沛县的始祖也接续到鄄城的乐安孙氏家谱中。这样,第一个矛盾就产生了:沛县的孙氏到底是姬姓孙还是妫姓孙?姬姓孙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周文王的儿子卫康叔之后,至武公和生惠孙,惠孙的孙子武仲以祖父的名字为姓。妫姓孙,周武王封妫满于陈,陈厉公之子陈完改陈氏为田氏,田书伐莒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这是孙姓两个完全不同的本源。鄄城的孙姓自认为来源于妫姓,沛县孙姓大多数人自认为来源于姬姓,如果把沛县的孙姓连接到鄄城之下,就改变了姓氏的来源。
不同意与鄄城联谱的依据还有:
1,老辈人传下来就说是姬姓孙;
2,沛县县志上也明写着“县内孙氏为孙仲后裔”;
3,南支1924年的老谱上也明写着“孙氏肇自周文八子康叔……至惠武公惠孙……”第二个矛盾是堂号问题。鄄城孙氏的堂号是“富春堂”,因而沛县孙氏与之联谱,自然也应该是“富春堂”。
这更让许多孙氏族人不能接受:
1,老辈人传下来的堂号就是“映雪堂”;
2,孙桥清朝时期的墓碑上就有映雪堂的记载;
3,耿孟庄保存的文彩公读过的《诗经》封面上工工整整地写着“映雪堂”三个大字。
其实,鄄城人也把“映雪堂”作为妫姓孙的堂号之一,因为他们也把孙康列入了谱系。这样,两个自认为来源不同的孙姓里都有孙康,问题就更加复杂了。这就涉及历史资料和对历史资料的考证问题。事实上,目前还没有完整的充足的历史资料,有的也是残缺不全,甚至互相矛盾,只能等待专家根据现有资料的推断或者等待新资料的发现了。
由于这些矛盾或者说不同观点的产生,沛县孙氏本来打算大联谱的计划就只能搁浅了。于是,2007年各支独自修谱,南支孙大庄、孙桥、孙洼为一部,孙庄、孙庙、孙范庄、孙路口为一部,北支耿孟庄、侯楼等为一部,孙井为一部。其中前三部都是坚持“姬姓孙”、“映雪堂”,不与鄄城接续的,只有孙井改为“妫姓孙”、“富春堂”,并与鄄城乐安孙氏连接到了一起。而这一次的续修大家都称作“五修”。
沛县六修统谱已经启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文字、图片)收集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